[科技杂谈]科技心得杂谈
未读
博客友链延迟检测和互链检测
给博客加了个友链自检工具:前端插入一段纯 JS,自动把友链列表里打了 <friend-link>友链页面</friend-link> 标识的站点拿去 ping,测连通延迟并判断是否回链。前者用多次取平均+剔除异常值,后者把友链地址甩给同域名下的 Python 代理服务,由它抓取对方页面看自己域名是否出现。脚本默认 4 并发、缓存 5 分钟白名单站点直接标“双向”。JS 直接放友链页即可;Python 用 Flask 开 /check_friend?url=xxx 接口,配好本域名和端口,部署在任何能翻墙的机器就行。
Nginx如何解析后端动态IP
作者家里拥有动态公网 IP,但 80/443 端口被封且无法备案。为绕过限制,他用 40 多元购入一台阿里云 3M 轻量服务器作 nginx 反向代理并完成了域名备案。发现电信 IP 变动后,DDNS 已更新,但 nginx 仅启动时解析域名导致 502,重启才能恢复。经排查,得知 nginx 启动后不再重新解析域名。参考教程后,作者在配置里改用变量形式的代理地址,并增加 resolver 字段及 10s 的 DNS 缓存,成功支持动态 IP。实测 IP 变动后 <blog.dimeta.top> 约 10 分钟可自动恢复访问,问题解决。
[科技杂谈]科技心得杂谈
未读
关于后端提供CSS、JS资源时候的一些注意事项
文章指出:后端返回资源文件时必须设置正确的Content-Type,否则前端虽然能拿到文件,但浏览器不会按 CSS/JS 解析渲染,最终导致样式与交互失效。文末给出一段 Flask 示例,在返回 /post_card/v1/assets/路径下的文件时,根据后缀名判断:.css 设为 text/css,.js 设为 text/javascript,其余直接返回二进制流,以确保响应头正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