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次更新:2025-04-06

近些年Linux发展较快,时效性较高。如果较长时间未更新,请评论提醒我!

首先先推荐一个站点,信息很全很新

https://arch.icekylin.online/

系统配置

设置系统为中文

参考:设置系统为中文

  1. 打开 System Settings > Language and Regional Settings > 在 Language 中点击 Add languages... > 选择中文加入 ADD,再拖拽到第一位 > 点击 Apply

  1. 注销并重新登陆即可生效

ℹ️ 提示

很多人会错误的更改 System Settings > Regional Settings > Formats 中的值为中文蒙古、默认或者其他值。这会导致系统中一半英文一半中文。这里的值要保持默认的 en_USzh_CN,或者改为你在 locale.gen 中添加的任意一种语言。

部分设备在设置系统语言后仍然出现部分设置为英文的情况(比如右键、部分菜单设置项) 过修改 ~/.config/plasma-localerc 中的为zh_CN可以zh_CN.UTF-8解决

安装输入法

参考:安装输入法

如有需要可以参阅 Fcitx5 官方文档

  1. 通过以下命令安装相关软件包:

bash

sudo pacman -S fcitx5-im # 输入法基础包组
sudo pacman -S fcitx5-chinese-addons # 官方中文输入引擎
sudo pacman -S fcitx5-anthy # 日文输入引擎
sudo pacman -S fcitx5-pinyin-moegirl # 萌娘百科词库。二刺猿必备(archlinuxcn)
sudo pacman -S fcitx5-material-color # 输入法主题

  1. 此外,我们还需要设置环境变量。通过 vim 创建并编辑文件 ~/.config/environment.d/im.conf

bash

vim ~/.config/environment.d/im.conf

  1. 在文件中加入以下内容并保存退出:

environment

# fix fcitx problem
GTK_IM_MODULE=fcitx
QT_IM_MODULE=fcitx
XMODIFIERS=@im=fcitx
SDL_IM_MODULE=fcitx
GLFW_IM_MODULE=ibus

Konsole 以及 Dolphin 都需要这些环境变量,倒是 Firefox 和 Chromium 都不需要就可以输入中文。

ℹ️ 提示

  1. 如果使用 Wayland 而非 X11,请参照如下方式进行配置而非上面的配置方法:

在「系统设置 - 输入设备 - 虚拟键盘」中选中 Fcitx 5;environment 仅保留 XMODIFIERS=@im=fcitx 一行;在基于 Chromium 的程序(包括浏览器和使用 Electron 的程序)中加入 --enable-features=UseOzonePlatform --ozone-platform=wayland --enable-wayland-ime 启动参数。

  1. 检查一下是否有拼写错误,如果输入法无法正常切换,可尝试执行 fcitx5-diagnose 命令来诊断问题的原因。

由于存在安全性问题,自 2022 年 10 月 21 日起,Arch Linux 默认不再读取 ~/.pam_environment 文件中的设置。

  1. 打开 系统设置 > 区域设置 > 输入法

  2. 点击提示信息中的 运行 Fcitx

  1. 点击 添加输入法 > 找到简体中文下的 Pinyin > 点击 添加 即可加入拼音输入法:

  1. 接下来点击 Pinyin 右侧的配置按钮 > 点选 云拼音在程序中显示预编辑文本 > 最后点击 应用

  1. 回到输入法设置 > 点击 配置附加组件 > 找到 Classic User Interface > 在主题里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颜色 > 最后点击 应用

  1. 注销并重新登陆,发现已经可以在各个软件中输入中文了:

ℹ️ 提示

通过 Ctrl + 空格 切换中英文输入。

Timeshift+btrfs快照

假如你使用的是btrfs作为系统文件格式,恭喜你,你有一个非常强力的工具和GUI工具可以非常方便的打快照和随时回滚

也就是说再也不怕arch滚挂了,随时滚回来就好了!!!

首先先参考大佬教程配额好基础的timeshift,然后查看第二步设置开机自动备份

第一步:

基础安装

  1. 通过以下命令安装 Timeshiftcn / aur

cnaur

bash

sudo pacman -S timeshift

ℹ️ 提示

若安装 AUR 时无法正常下载,请先参照章节 透明代理 配置透明代理。

安装之后,如果 Timeshift 没有自动备份,需要手动开启cronie服务:

bash

sudo systemctl enable --now cronie.service

  1. 打开 Timeshift,第一次启动会自动启动设置向导

12-1. 若使用 Btrfs 文件系统

若按照步骤 7. 分区和格式化(使用 Btrfs 文件系统) 使用的 Btrfs 文件系统,则进行如下操作。

  1. 快照类型选择 BTRFS,点击 下一步

  1. 快照位置选择 BTRFS 分区,点击 下一步

ℹ️ 提示

Timeshift 只支持快照操作系统安装在具有 Ubuntu 类型的子卷布局(@@home 子卷)的 BTRFS 分区。

若此处提示不支持的子卷布局,请确保按照步骤 7. 分区和格式化(使用 Btrfs 文件系统) 的说明分区。

  1. 选择快照计划,点击 下一步

ℹ️ 提示

由于 BTRFS 类型快照占用空间相对较小,可以适当提高快照数量。

  1. 若希望 /home 用户主目录也快照,则勾选在备份中包含 @home 子卷,然后点击 下一步

  1. 点击 完成 结束配置

⚠️ 注意

完成后建议执行下述指令删除 subvolid

bash

sudo sed -i -E 's/(subvolid=[0-9]+,)|(,subvolid=[0-9]+)//g' /etc/fstab

否则,恢复 BTRFS 类型快照时,可能因子卷 ID 改变导致无法正常进入系统,参阅 恢复后无法挂载目录

12-2. 若使用 ext4 文件系统

若使用的为传统的 ext4 文件系统,则进行如下操作。

  1. 快照类型选择 RSYNC,点击 下一步

  2. 快照位置选择较大的分区,快照将保存在此分区的 /timeshift 目录下

  3. 选择快照计划,点击 下一步

ℹ️ 提示

由于 RSYNC 类型快照占用空间较大,请不要保存过多的历史快照。

  1. /home 用户主目录可选全部包含,或者选择排除一切,在下一项中进行更详细配置。其中 root 默认全备份(即使选择排除一切)

  2. 若用户主目录选择排除一切,在包含/排除模式中建议进行如下配置(注意顺序,可拖拽移动顺序):

    • + /home/user/.config/***(注意是 ***

    • + /home/user/.local/***

    • - /home/user/.**

    • - /home/user/**

    • - /root/**

  3. 点击 完成 结束配置

自此,Timeshift 快照已经成功设置。Timeshift 将按照计划快照系统并删除久远的快照。Timeshift 快照为系统增加了一层保障。

第二步:

自动快照

新建一个文件/etc/systemd/system/startup-auto-Backup-timeshift.service填写如下:

[Unit]
Description=Run a Custom Script at Startup
After=default.target

[Service]
ExecStart=timeshift --create --comments 开机自动备份

[Install]
WantedBy=default.target

然后

# 设置开机启动 
systemctl enable startup-auto-Backup-timeshift.service
# 查看服务当前状态
systemctl status startup-auto-Backup-timeshift.service


# 启动nginx服务
systemctl start startup-auto-Backup-timeshift.service
# 停止nginx服务
systemctl stop startup-auto-Backup-timeshift.service
# 重启nginx服务
systemctl restart startup-auto-Backup-timeshift.service

下次开机就会执行命令自动备份啦!